苍南县地处东海之濒,多山地丘陵,自然灾害多发,尤其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十年来,我县在防台减灾中实现“零死亡”,民间应急救援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7年被列为全国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首个试点县。近年,苍南县通过加强社会力量培育、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引导规范有序发展,使民间应急救援力量逐步走上组织化、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发展道路。目前,全县拥有应急救援社会组织18家,发展救援志愿者达7000余名、其中一线救援人员926人,参与400余次灾害救援,共安全转移受灾群众近10万人,救援被困人员3000多人,志愿服务总时数达12万小时以上。

一、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打造苍南民间救援铁军

一是纳入社会组织孵化范围。县民政部门积极指导应急救援社会组织成长,利用县、乡镇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和壹加壹公益联合会等培育孵化,在活动场地、办公设施、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等方面提供服务,各乡镇实现民间救援社会组织全覆盖;二是发挥优秀救援组织领雁作用。2008年11月,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成为全国首家登记注册的专业应急救援民间组织。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被民政部指定为减灾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其“属地救援”理念得到民政部的高度认同并向全国推广,壹加壹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华慈善奖、第八届中国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首批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国家级荣誉,有效带动全县其他救援队伍的发展;三是加强救援组织党的建设。将民间救援组织党建工作纳入社会组织大党建格局,形成“1+N”的组织设置模式,其中“1”为社会组织联合党委,“N”为相关组织党支部或党小组。如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党支部着力加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各项党建制度,强化组织政治引领和党员先锋作用,使救援队伍注入红色血液,为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苍南民间救援铁军提供有力保障。

二、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统一支持调度平台

一是推进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实施全国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试点,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与应急救援组织的供需对接和信息共享;二是建立统筹协调平台。县减灾委员牵头筹建“民间应急救援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支持调度中心”,按“属地救援”优先模式,统一下达调度指令,引领社会力量既尽力而又量力而行,形成政社协同“1+1>2”的效果,确保政府在减灾救灾中的主导地位;三是探索建立避灾安置场所与应急救援综合体。如南宋镇避灾安置中心与镇公益园联合共建,依托应急救援组织打造全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体。通过借助社会力量为广大地质灾害点群众提供灾前预防、灾中救援、灾后帮扶等应急救援服务。

三、引导规范有序发展,形成积极有效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和购买服务工作,出台《苍南县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向应急救援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提供办公场所或资金支持,近年来各部门单位资金扶持总数超500万元;二是开展技能比武营造浓厚氛围。每年举办一次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和技能大比武活动,引导应急救援组织之间交流互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帮助提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时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和志愿服务奖励力度。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支持应急救援组织实施公益创投项目,累计扶持《党员“救”在身边》等项目12个,资金16.6万元。推动健全志愿服务奖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为防灾减灾救灾志愿活动提供便利,通过资金补助和评比表彰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积极性。